第 70 章(1 / 2)

女帝 经年未醒 3660 字 3个月前

想和我约会吗请补订章节作为礼物送给我吧

但今天的台狱又与往日不同。

是非常不同。

昭文相吴慎、国史相左槐、集贤相王准、秘阁相蒋鲲,

知审刑院事独孤容秀、判大理寺事赵晧、勾管御史台事史安节,

七人一同来到台狱,吴大相公双中捧着一纸杏黄封的诏书。

他们是为宣读皇帝赦文, 特赦罪臣沈震亲族女眷免死刑。

沈挚听到动静,跑到牢门前,握着牢门横栏巴巴看门外走过的吴慎等人。

王准走在左槐一侧, 离沈挚最近,偏头朝着他微微颔了一下首。

沈挚睁大了一双眼, 期望地看着一群人走去的方向。不多时, 吴慎老而铿锵的声音传来,他却忽然觉得自己的耳朵被人蒙上了一样, 竟觉得听不清楚。

他期盼地, 期盼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听不见吴慎宣诏的声音, 也听不见锁链响动的声音, 只看着, 看着那个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仿佛被无限地拉长, 仿佛过了一年十年一辈子一样, 他终于见到了一直一直挂怀的身影。

老了

瘦了

祖母头发全都白了,走路都不太稳当,被人扶着也是颤颤巍巍的。

母亲原本一头乌黑的秀发竟已是花白,瘦得连粗布麻衣都撑不起来。

还有两个妹妹, 才豆蔻总角的女孩儿们脸上全是惊惧之色,全没有曾经的天真烂漫。

沈挚的眼泪一下就滚落脸颊,嘶哑唤“祖母母亲”

“虎头, 虎头”沈老封君脚步蹒跚地跑向孙儿,嫌扶着她的狱卒碍事,一把甩开了去。

沈夫人庄氏又担心婆母摔倒又心疼牢中的儿子,扶着婆母快步走到儿子跟前,沈家两个姑娘也小跑着过去。

“虎头,虎头”沈老封君隔着牢门摸着孙儿的脸,泣不成声。

“孙儿在,孙儿在,祖母,”沈挚从牢门的缝中伸出手,努力擦祖母脸上的眼泪,又擦母亲的眼泪,再轻拍拍两个妹妹的头顶,“别哭,祖母,母亲,别哭我在呢,我在这儿呢,我好好的”

庄氏和两个姑娘也都哭成了一团,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一家五口隔着牢门哭得撕心裂肺,谁见了不会动容。

左槐心酸不已,不忍再看,移开视线发现王准早就撇开了脸,眼眶已经红了,他低低叹了一声。

没有人催促沈家人,其他被放出来的女眷仆役们也都在一旁哭得伤心,哭声中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有无尽的痛苦和酸楚。

大家都不知道,这一别后,对沈家人来说是否就是永别,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还在牢狱里,屠刀随时就会落下。

“太宰,要不就让老封君见见儿子吧”审刑院知院独孤容秀低声对吴慎说。

先头沈老封君就说想见一见儿子,被吴慎拒绝了。现在独孤容秀竟说了此言,他一向表现得克己复礼,对己对人都很严厉,能说出这样的话委实不让人不诧异。

蒋鲲、赵晧皆侧目。

吴慎摇头,道“出宫之前,你忘了官家说过什么话了”

独孤容秀垂了眼睛。

出宫传诏前,梁帝双眼充血近乎嘶吼般下令“不许任何人去见沈震,不许任何人,任何人”说句大不敬的,那形容同恶鬼也有没什么区别了。

吴慎暗自叹息,上前去扶起沈老封君,道“唐大娘子,回家去吧。”

沈老封君抬头向吴慎投去一眼,那眼神,让历经不少风浪的吴慎竟有些心底发怵,没忍住,送来了扶起沈老封君的手。

“多谢吴太宰。”沈老封君拭去脸上的泪,对吴慎,还有其他几人点了点头,再转向自己的孙儿,“虎头,你要好好的,要好好的知道吗祖母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你们救出来。”

沈挚先是点头,然后又疯狂摇头“祖母,您放心,孙儿定会好好的,祖母您别您回家了好生养着,别再为旁的事劳心劳力了,是孙儿不孝,都是孙儿不孝,祖母您别”

沈老封君用力拍了拍孙儿的肩,对儿媳庄氏、两个孙女儿和其他沈家女眷与仆役说“我们走。”

庄氏哭得几欲昏厥,握着儿子的手不肯松开,连连嘱咐“儿,我儿,你定要好好的,要好好的,啊”

沈家两个姑娘沈徽纯沈徽纭嚎啕大哭,喊着“哥,哥,我们一起回家好不好”

沈挚深吸一口气,半蹲下来隔着牢门对两个妹妹说“你们已经是大姑娘了,祖母年纪大了,母亲身子一张不强健,又受了此番大罪,我与父亲都不在家,家中就靠你们照应。我沈家子顶天立地,就没有胆小如鼠之辈,女子亦能比肩男儿郎”

两个女孩儿虽哭得厉害,点头却很用力,目光亦坚毅。

沈老封君抹了抹眼泪,又说了一句“我们走”

庄氏、两个沈姑娘、女眷仆役们跟着老封君一起慢慢往外走。

台狱的大门敞开,外头的天光照了进来,刺眼却让黑暗中的人向往。

沈挚挤着牢门的缝隙,目送家人们出去,直到再看不见。

哐当一声,门又被关上,台狱又回到阴森黑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