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2)

女帝 经年未醒 3093 字 3个月前

四月望日, 望朝。

昭文相吴慎上疏梁帝,请严查金柄私挪军储。

“军国大事,关乎天下安危、江山永固, 伏惟圣上慎之重之。”吴慎拜下。

梁帝不想吴慎竟然都出来说金柄案,头疼得很, 扶着额不耐道“朕不是已经交由人去查了,罪臣金柄的家也让人去抄了, 一个罪臣吵吵囔囔一个多月了, 诸卿是觉得朕太轻松了是吧”

吴慎道“圣上, 前日夜里, 罪臣金柄在启山的庄子发生了大案, 有三方不明身份的人争斗,竟发现了金柄庄子上藏有兵刀甲胄上千有余, 金银宝玉数不胜数。”

“什么”梁帝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

殿中大臣们窃窃私语。

萧珩猛地朝萧珉看去,目录骇人凶光。

王准的目光在前头三个皇子身上转了一圈,收回来, 眼观鼻鼻观心。

吴慎将写就的奏疏让典仪递上给梁帝, 然后列班不动不言, 好似完全没发现旁边枢密使蒋鲲的目光。

昨日已到日入时分,计相府忽然递拜帖上门, 王准请一叙。吴慎虽然在某些立场和政见上与王准不对付,却从不小觑这个扎根在三司十多年的计相, 更明白此人不会无缘无故这么晚了还上门拜访,定然是有要是。

果不其然,王准上门来都没叙闲话,给了吴慎一本账册。

那账册里记了许多金柄与宗长庚的交易,应该说是金柄给宗长庚输银, 短短两年时间数额将近十万之巨,让人触目惊心。

“金柄私贩兵甲所获之利甚巨,永兴军路转运使焉能脱得了干系。”

“这不可能”吴慎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他知道宗长庚刮地皮,但他不认为宗长庚敢胆子大到私贩兵甲。

“诚谨兄,若非有确实的证据,王某也不会来这一趟了。”王准说道“宗长庚救过你性命,与你是把兄弟,这些王某都知道。但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私贩兵甲十恶不赦,诚谨兄想想去年那场大败,想想台狱里的沈时东,他们难道就该死吗”

吴慎板着脸,收敛情绪,说道“要杀沈时东的是官家,谁劝都没用,还会惹祸上身。”

“行,撇开沈时东不谈。”王准点了点头,“咱们就说说金柄和宗长庚私贩兵甲之事”

“还不一定是如晦所为,王公且莫胡言。”吴慎打断王准的话。

王准就不说话了,静静看着吴慎,后者亦沉默回望。

过了好一会儿,王准叹了一声,拍拍吴慎的肩膀,吴慎皱眉躲了一下。

“诚谨兄,我知你的不易。”王准感慨道“救命之恩大如天,君子当终身相报。”

吴慎眉头皱得更紧“你”

“诚谨兄该知我曾在邕州遇险为一商贾所救,累得商贾妻难产身亡,为报救命之恩不仅让族中出钱出人相助那商贾,更许下了儿女婚事,”王准叹道“谁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启安城里谁不知我那二儿媳的脾气秉性,累得是家宅不宁。”

吴慎眉眼微动,知道王准是什么意思,但是

“吴大相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呐。”王准最后留下这一句话就告辞离去。

吴慎的书房点了一夜的灯,第二日他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一样,眼神却精亮坚定。

便有了今日望朝上他的大义灭义弟的一幕,几乎将整个朝廷都拉入了浑水当中,三个皇子都没有幸免,各方势力互相攻讦。

这其中,太子萧珉和三皇子萧珩都遭了大殃。

金柄庄子上的那场械斗死了不少人,金柄妻牛氏只趁乱毁了几本账册,那些金银兵甲来不及转移,被这次反应迅速的台谏扑了个正着。

无论是私藏兵甲还是私贩兵甲,都是谋逆,要处以极刑,金柄辩无可辩,只求能不连累家人族里,只求三皇子能如他承诺那般保住他的妻儿,因此死咬着皆是他一人所为,欲一人抗下所有罪责。

然而到了这种时候,事情怎么发展哪里还能如他的意。

登闻检院前,几个壮汉抬来二十来具尸身,敲响了登闻鼓。

判院刘琪气势汹汹出去看究竟是哪个大胆的又敢来敲登闻鼓,没完儿了是吧。

岂料一出去就被杀人的恶臭逼退,他睁大眼指着那满地尸体“这这这”腿软,扑通坐地上。

壮汉们看判院出来了,周围也远远围了不少捂着鼻子的百姓,摸了一下兜里满满一大包银子,定了定心,齐声背诵贵人教给他们的话“捧日军指挥使金柄、永兴军路转运使宗长庚把原本该送去幽州下发给戍边将士的兵器盔甲偷出来卖给猃戎,通敌叛国,害去年我朝大败于猃戎,害戍边将士性命,害广阳城数万人陷入困苦,害沈元帅沈少将军被冤枉被诬陷还要被杀头。大梁罪人金柄事发后不思悔改,还妄图贿赂皇子湮灭证据,东宫正义之士发现三皇子的家将鬼鬼祟祟,跟上前瞧个究竟,被发现后就被三皇子家将残忍杀害,尸体被丢在乱葬岗让野兽撕咬,恶毒,太恶毒了。我等正义的百姓看不下去,给诸位义士收尸。还请圣上给东宫义士一个公道,换沈元帅沈少将军清白,给天下百姓一个说法”

壮汉们没有感情地将这段话背诵了一遍又一遍,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顶着恶臭围观,而登闻检院判院刘琪吧唧往地上一倒,不知是真晕还是假晕,是气的吓的还是被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