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8章(1 / 2)

官仙 陈风笑 2436 字 3个月前

2645章夜话(下

「那票务「票怎么卖?」陈太忠继续探询细节,火车票可都是在售票大厅抆抆抆打出来的,「是电脑票还是小硬卡片?」

「承包的……车站是要负责出票的票」董飞燕干这一行的,那真是张嘴就来,「都是私人买的豪华车,票价贵着呢……「……像地北省,沙州到平城,四百公里也就四个小时,路上总共停三站。」

「倒也是改草」陈太忠点点头,他对国企的效率低下深有体会,「四百公里四个小时,一改草就提速了,方便大家出行。」

「你也觉得铁路系统改草好?」董飞燕怪怪地看他一眼,那眼神里居然有几分……不屑?

「我觉得吧,国企改草是势在必行,但是这个力度要控制好,政策要有连贯性」陈太忠白活两句废话之后,才回答她的问题,「铁路系统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现在不是负担沉重,连年亏损吗?」

董飞燕盯着他看了好一阵,才淡淡一笑,「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对」我就问你一句,如果铁路局年年大赚的话,什么人的意见最大?」

「这个………」陈太忠被问住了,不是他想不到这个〖答〗案,而是这个〖答〗案太好想到了,铁路系统大赚,那必然是以大幅提高客运和货运的价钱为手段。

如此一来」最要跳脚骂娘的,肯定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不但走出行的费用涨了,而且不少涉及长途运输的生活物资,肯定也要涨。

所以这外行和内行辩,真是没有意义,董乘务员天天琢磨的就是这些」陈主任哪里是她的对手?不过,他还可以抵挡一二,「关键是国企的效率,很容易被人诟病,你看现在乘务员都外包了」这样就能减下来好大一块负担。」

「铁路从来就没有亏损过,垄断企业怎么可能亏损?」董飞燕不以为然地笑一笑,「你眼睛光看到离退休人员那点工资了……根子不在那个上面,都在领导身上。」

「那放一点民营企业进来经营铁路,看来也是很有必要」陈太忠点点头」「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哎呀,不对!」

「想到不对了?」董飞燕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很显然」她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你让我想一想」陈太忠眉头一皱,开始细细分析,民营企业一旦进入铁路行业,那还真是天大的麻烦,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铁老大绝对竞争不过这些民企一就像乘务员外包一样,私企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这么来说,放开竞争是件好事,但事实上则不然,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还是董飞燕举的例子,地北省和海角省的民营线路,票价远高於其他同类车票这就是旁证,铁老大都能保本的票价,私企比它还要高。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人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速度快停站少,符合一些人的需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它又无视了很多需求一四百公里只有三站,那些小站的人怎么办?

这些还都是前期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期才会更可怕,国企被民企打得步步后退之后,等民企占了绝对优势,那定价权一就不在国家手上了!

这今年代,还没出现什么温州炒房团,也没有房地产公司既得利益链条捆绑〖中〗央的说法,但是陈太忠对这一点,却有清醒的认知。

关於这一点的认识,他还要感谢粮食厅的张峰,自从在粮食厅发难之后,陈主任就研究起了储备粮的问题一粮食可是战略物资。

但是偏偏地,在时下的粮食系统,有这么一种认识,说这个储备粮新粮高进陈粮低出,粮库维护还要huā费大量的资金,纯粹贴钱的东西一或者说是国家指导价脱离实际,不考虑粮食品种优劣,优质品种粮食受打击,挫伤农民积极性,根本不符合经济规律。

陈太忠也不记得后世发生的「蒜你狠、豆你玩」的事件了,但是他知道的是,提这样建议的人,都是包藏祸心的,跟后世某个专家说「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很没必要」是一个道理。

耕地红线没必要吗?那是因为你有红线,所以就保证产量了,你有产量,所以别人不敢欺负你,等你没红线的时候,等着看国际粮价坐火箭一样往上升吧俄罗斯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齐国国相管仲就玩过这样的huā样。

这些都是题外话,反正陈太忠研究粮食厅的问题的时候,就注意到过这种〖言〗论,他觉得这些人真的都是别有用心。

比如说言者最典型的例子,某地大米有a和B两种,a是新产品,。感和营养好,B就是产量高一点,国家不分品种,征收时就是一个指导价一这就导致种a米的农民经济受损失了,成本高,收益还不如种B米。